猴头菇的做法

猴头菇的做法

猴头菇

原料别名 猴头菌、猴头、猴头蘑、刺猬菌、花菜菌、山伏菌

原料分类 干豆类及制品

使用提示 干猴头菇每次约20克

猴头菇菜谱推荐
猴头菇原料介绍
猴头菇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四大名菜”。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
猴头菇是齿菌科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蘑”,又像刺猬,故国内外又有“刺猬菌”之称。
猴头蘑是食用蘑菇中名贵的品种。野生猴头蘑多生长在柞树等树干的枯死部位,喜欢低湿。东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湖北、广西、浙江等省(自治区)都有出产。其中以东北大兴安岭,西北天山和阿尔泰山,西南横断山脉,西藏喜马拉雅山等林区尤多。
猴头蘑一般有拳头大小,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较慢,但能生长巨大的菌体。
猴头蘑的品质要求:以个头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须刺完整,干燥无虫蛀,无杂质的为质量好。
猴头菇营养分析
1、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
2、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4、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5、猴头菇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猴头菇适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患有咳嗽的人均可食用。
猴头菇制作指导
食用猴头菇要经过洗涤、涨发、漂洗和烹制4个阶段,直至软烂如豆腐时营养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霉烂变质的猴头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猴头菇食疗作用
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
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猴头菇其他相关
在过去猴头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产于大山林中的荫蔽处。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到深山密林里采集野生猴头菇作为食品和药物的习惯。据说,至今在河南伏牛山一带的群众中还流传着唐代士卒在山林中采食猴头菇的故事。
猴头菇的营养成分
日常生活类